部门动态
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编印技术手册为科学绿化提供“精准指南”
- 信息来源:市自然资源规划局
- 发布日期:2025-09-22 16:58
- 浏览次数:
为进一步夯实全市乡土树种培育、珍贵树种保护及绿化彩色化工作技术支撑,助力国土绿化提质增效,近日,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系统调研区域地理气候条件、植被分布特征及造林立地条件基础上,编印发布《泰州市造林绿化推荐树种栽培技术手册》。
聚焦“精准适配”,突出实用性。《手册》立足我市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点,针对不同造林场景的立地条件差异,精选38种适宜本地栽培的推荐树种,其中珍贵用材树种15种、彩色树种23种,实现“因地选种、按需配苗”。详细列明每个树种的分类学归属、生物学特性,针对珍贵用材树种补充材质及用途说明,针对彩色树种重点标注观赏特性,同时明确适宜栽培范围与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,有效解决“种什么、怎么种、种在哪”的实操难题。
立足“资源禀赋”,彰显地域性。我市林木资源丰富,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针阔混交林为主,通过持续实施造林绿化工程,全市林木覆盖率从2003年末的5.68%稳步提升至2024年底的25.68%,生态底色持续擦亮。同时,为破解林分结构单一、质量效益不高、生态景观不足等问题,我市加大珍贵、彩色、乡土树种选育扩繁力度,先后建成香圆、槭树、中山杉、银杏等种质资源库与良种繁育基地,为树种筛选提供丰富的本地实践依据。
紧扣“提质增效”,锚定长远性。系统梳理全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成果,推动科学绿化从“数量增长”向“质量提升”转变。通过明确珍贵、彩色树种的栽培技术规范,进一步指导基层优化造林树种结构、提升绿化景观层次与生态功能,推动形成“选种有依据、栽培有标准、管护有方向”的工作闭环,助力构建“季相分明、色彩丰富、生态稳定”的森林生态系统,为持续提升我市森林生态质量、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有力技术保障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